家校携手 Students and Parents

特别推荐 | 作为科学家的家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发言:相信选择,奔赴热爱





 
 

看  点    


     2025年8月20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一场名为“枝桠初绽,繁花有期”的2025级新生入学典礼在艺术剧院隆重举行。
标题非常文艺,但是内容却厚重。特别是传统的“家长发言”环节,最最不一般:站在科学技术最前沿的科学家,以科技工作者和家长的双重身份,给予全体同学特别的期望与勉励!

     发言家长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创新中心主任,一位推动先进纳米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运用的清华大学博士、当下的博士生导师。

     他的发言是智者的洞见。今天全文推送,愿所有的西马学子细品,也愿能给予更多的读者以启发。
 

 

特别推荐 | 作为科学家的家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发言:相信选择,奔赴热爱


2025年8月20日





吕卫帮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创新中心主任。

     2004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力学专业,2009年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复合材料中心从事科学研究,2013年回国工作。

     长期致力于纳米复合材料前沿基础研究与航天航空应用技术开发,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科技厅等部门支持。长期与国内外龙头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并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共建“航空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推动先进纳米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吕卫帮,来自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日常工作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各种纳米材料—给飞机、火箭、卫星等这些“飞天的大家伙”穿上更坚固、更轻盈的“外衣”。

     今天,在新生入学这样一个特别日子里,能够有机会到咱们校园里来跟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我感到十分的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衷心地祝贺你们!祝贺你们从一群优秀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祝贺你们进入苏州中学园区校——这座融合了江南温润与现代气息的校园;更祝贺你们将要在这里,遇见一群与你并肩而行、彼此成就的伙伴,开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

     我来到这里,不只是作为一名科学家,更是以两个孩子的父亲身份站在这个讲台上。我的大女儿吕昕月现在是园区校初三(7)班的学生,小女儿吕霏玥刚刚迈入初一(2)班,也就是你们的“新同学”。她们和你们一样,在这片校园里成长。也正因为如此,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体会到:选择一所学校,不只是选择了一个地方,更是为孩子选了一种人生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选择园区校?或者说:为什么,你们要相信自己这样的选择?作为一个“老生家长”,我想从三个角度,和你们分享我的答案。

一、这里有“舍得为你花时间”的老师

     教育这件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真正的名校,从来不是靠建筑、排名或证书立身,而是靠一群愿意为学生点燃蜡烛的教师。

      在园区校,我看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学历高、教龄长、方法新,但最打动我的,是他们愿意“花时间”。他们看重成绩,但从不只盯着分数;他们更关注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想什么、爱什么、害怕什么、潜力在哪里。我的大女儿在学校里读了两年书,我已切身体会到了老师们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以及在生活上无私的爱,只要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有老师出现。此外,我自己的高中数学老师陈加俊老师也在学校高中部任教,如今我也在指导研究生,陈老师的启迪式教学方式让我终生受益。如此优秀的教师团队,造就了苏州苏州中学园区校过去的辉煌: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走进了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追逐梦想。

      在这个校园里,你会发现——原来成长可以被认真对待,你不是一个“系统里的学生”,而是一个被真正看见的个体。

二、这里有“逼你变强”的同龄人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校从众多申请者中选择了你们,因为你们非常优秀,你们很有潜力,你们是同年龄段中的佼佼者。很多同学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开学前的群聊,朋友圈的分享,甚至是自我介绍时的几句话,就已经能感受到彼此之间某种隐形的“张力”。你说你想考清华,有同学已经在学竞赛了;你说你喜欢写作,有人已经开始投稿杂志;你说你对AI感兴趣,有人正打算动手写代码了。这是压力吗?也许是。但更多的是一种动力,一种唤醒。

     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人嘲笑你的热爱,没有人打击你的理想——相反,你的热爱,可能正在被别人“点燃”;你的理想,也可能是别人已经在努力实现的现实。这不是“内卷”,而是一种“拼搏也可以很酷”的氛围。在这里,努力不是“另类”,而是一种日常。进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班级和集体在一起向前。

三、这里有“打开格局”的资源

     你们的学校,是一所坐落在高新科技和历史文化交汇地带的学校。这里不只是有湖水、绿树和漂亮的教学楼,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整、真实、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

     学校不仅重视传统学科,还非常关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周边有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所,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等等一批高水平大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同学们到这些地方参观,实地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从而激发大家的兴趣。我本人所在的研究所,每年都会接待园区校的学生,带他们走进实验室,亲眼看到纳米材料如何影响世界。我也非常欢迎你们未来来参观,哪怕只是为了看一看科学“长什么样”。

     科学资源、企业实习、国际交流、名校合作……在园区校,那些曾今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已成为你随时可以伸手触碰的现实。

     接下来,我想给你们四条建议,既来自我的科研经验,也来自一个家长这些年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学会“提问题”

     在科研中,最重要的不是解答,而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习中也是一样。不要满足于“会做题”,而要去问“为什么这样做”,“有没有更优解”,“我能不能换个角度想”。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不是比别人知道得多,而是比别人多问了一个问题。所以从今天开始,不妨给自己设一个小目标:每天问一个“别人没问过”的问题。

第二,活成“千金难买我想要”

     这是园区校杨燕秋老师说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

     “千金难买我想要”——意思是,真正的热爱,不是别人逼你去做,而是你心甘情愿不计代价地奔赴。上学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遇见那个“我想成为”的自己。在园区校,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的自由,但你必须先知道你“想要什么”。

     别怕慢,怕的是你连方向都没有定就开始狂奔。

第三,和志趣相投的人做“队友”

     无论是科研还是人生,都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未来你会发现,决定你走多远的,不只是智力,而是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还有一群人——他们激励你、陪伴你、挑战你,让你更清楚你是谁,也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初中和高中是你人生中最容易建立“长期连接”的阶段。好朋友、好同学、好搭档,有时候能决定你一生的节奏。所以,请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只是一次并肩沉默的走过。

第四,身体是你真正的底牌

     我的母校清华大学有句口号,叫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越活越明白——你想做的事再多,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撑不住。

     在园区校,大家都很努力,动脑是常态。但别忘了,也要动动腿、喘喘气、出出汗。别小看每天早操、体育课、甚至课间的一次小小的走动,它们是在给你的未来“续航”。

     一个能长久拼下去的人,不只是聪明,而是既有脑子,也有体力。身体,是你真正的底牌。

     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你选择了园区校,其实是在选择一个可以尽情生长的自己。

     平台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老师、资源、伙伴……都在你身边。真正的挑战,是你是否愿意、是否勇敢、是否笃定地迈出脚步。

     初一的你们,可能对未来还有些迷茫;高一的你们,或许已经隐隐有了方向。但无论你在哪个起点,请相信——热爱是最强的引擎,努力是最大的底气。

     同学们,愿你们在这片有风、有书、有梦的校园里,奔赴热爱,坚定前行,成为那个连自己都想为之鼓掌的人。

      谢谢大家!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