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从这里出发,也在这里闪耀 | 我校二十三位同学成功录取苏州大学


 
      在众多高校中,苏州大学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既有扎实的学术实力,也有充满活力的发展平台,坐落于苏州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城市之中,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无数可能。

       今年,我校已有二十三位同学收到了苏大的录取通知书,选择继续扎根苏州、奔赴梦想。他们用努力回应青春,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必远行,也能在家门口遇见世界的精彩。

      一起来听听这些准“苏大人”的心声吧!
 


 

 

从这里出发,也在这里闪耀 | 我校二十三位同学成功录取苏州大学



2025年7月29日
 


      毕业的时节,雨水格外丰沛,整日淅淅沥沥,连空气也濡湿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我站在墨色校门前,凝望着烟雨里模糊的校园轮廓,这里,是我在苏州中学园区校六年读书时光的终点,也是我人生里一段最丰盈日子的总结。

      校园之美,西马湿地是灵魂。每每流连于此,我总觉自己正与大地深处的呼吸同频共振。晨曦初照,白鹭在淡雾轻笼的湖面优雅滑过,仿佛也见过我晨读的身影;晚自习后归寝,湖中睡莲悄然合拢,又似在默默守护着学子们夜归的脚步。微风拂过,芦苇丛沙沙低语,我亦曾听见书页翻动的声响;流水潺潺不息,又像呼应着同学们轻快、踏实的笑语。原来人在自然之中,不知不觉已得熏陶——芦苇的柔韧,流水的真诚,白鹭的沉静,睡莲的温婉,这湿地里的生灵各自皆默然无闻地为我灌注了生命的元气。

      老师们的身影,更如这方水土上最值得细品的景致。语文老师于讲解诗文时,眼神明亮如星,手指点处,那些沉封千年的字句霎时像被点亮的灯盏,在我心中豁然明亮;数学老师则如解开绳结的智者,以严谨逻辑层层剖析,再难解的题也在他清晰思路下徐徐铺开,最终归于明白晓畅。更难忘班主任,她总以温和坚定守护着我们,如同这湿地中的睡莲,无论风雨晦明,总以不疾不徐的姿态,在大家心里开放出安慰与指引的花朵。

      毕业证书捧在手中,轻飘而凝重,竟似一块深埋于心的湿地之石。我深知自己生命最初的纹理,已悄然被这片土地的水气浸润过、塑造过——西马湿地的水波知道我们曾在此如何哭过笑过;而校园里每一片叶子,都见证过我们如何于无声中悄然生长。
 




      毕业证书的硬角硌着掌心,这方寸之纸,却沉甸甸地盛满了整整三年时光,若一座微缩的城池。此刻,我站在西马塘畔,西马塘水波不兴,柳枝轻拂水面,恰如初遇时那样,温柔地牵引着我,重新踏上了那三年时光的河岸。

       高一初至,尚带懵懂怯意,我们便如同初探世界的新生鸟雀,在园区校里好奇地张望。校园里红砖楼宇巍然屹立,静静俯视着青春的身影。我们曾于天文台顶翘首以盼流星,却最终在微凉夜风里,只等来了天边悄然弥漫的薄云。那时也不恼,几个人挤在窄窄的台子上,傻傻地相互调侃,觉得未来也如星夜般浩大而神秘。

       高二便如同潜入深水的鱼群,在课业中穿梭游弋,起初的陌生、新奇渐渐沉淀为熟悉。蓝白相间的校服日日相伴,穿着它,我们穿梭于教学楼之间的长廊,在食堂里争夺着那几块诱人的鸡腿,也于水杉林中穿梭,不知不觉,衣角染上了几片金色的阳光。高二那场篮球赛,我们拼尽全力,终场哨响却以一分之差惜败,我蹲在角落,汗水与泪水交织而下,恍惚中眼前却出现几双伸来的手,扶起我,也撑住了我摇摇欲坠的信念。

       待到高三,日子便如刻刀在石上留下深痕,学习与考试成了生活中最重的章节。教室里粉笔灰在光线中起舞,书页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毕业典礼上,当全班人齐声唱起那首熟稔的歌时,我侧过头去,悄悄拭去眼角滚烫的湿润。

      典礼终了,我复行至西马塘边,又是白鹭腾空而起,掠过粼粼波光,向着远方飞去,像我们一样,将飞往各自的山海。这三年时光便似白鹭飞过水面留下的倒影,虽终要消隐于时间的流水,但翅膀划过的痕迹,却永远拓印在了我记忆的天幕上。

      原来,青春是无数微光汇成的河流,那些欢笑、泪滴、汗水、凝神思考的瞬间,最终都成为生命河床里温润如玉的鹅卵石——它们沉静无声,却日日见证着水流的冲刷,以自身的存在默默证明:那三年之水,已把我们磨洗成了今天这般清晰而坚定的形状。

       回首三年时光,有太多值得缅怀的同学和老师。曾带过我的两位班主任陈玲老师和吾颖老师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可爱的个性,让人难以忘怀。

      西马塘水无声,却早已为我们写下最深的回响:飞向远方之际,我们灵魂深处,已然拥有了一座永恒的精神湿地——那里栖息着最初的青涩与最终的信念,永远在某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归来,辨认自己最原初的倒影。
 



      记忆中的园区校总在雨中,湿润的泥土翻涌出微腥的气息,混着青草的青涩与蒲公英的淡香,在空气中酿成令人心安的味道。水洼里倒映着洗净的蓝天,芦苇丛中偶尔惊起几只白鹭,翅膀带起的水珠落在草叶上,折射出七彩的光,与远处水鸟的啾鸣相映成趣,连空气都变得湿润而清新。

       三年时光里,老师们的身影总在晨光与暮色中流转。讲台上,他们握着粉笔的手在黑板上勾勒知识的轮廓,声音时而激昂如洪钟,时而温柔似春风;办公室里,台灯下摊开的作业本上满是红笔批注,耐心解答问题时,眼里盛着关切的笑意。那些循循善诱的话语,像春雨般浸润心田,让每个迷茫的瞬间都有了方向。

     同窗的情谊藏在无数个日常碎片里。在去食堂抢饭的路上,在讨论题目的争论中,在日常的打打闹闹中,那些活泼的笑脸,在夕阳下泛着青春的光泽,这份纯粹的欢喜,是青春里最明亮的底色。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在园区校度过了两个三年。比起初中,高中三年过得更匆忙,也更充实。感谢所有老师同学的陪伴与帮助,让这苦中作乐的三年在回忆中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这三年,每天在起床铃声中醒来,宿舍整理后在路上赶着吃早饭,急着收作业、领早读。上课抵抗着睡意,听课、练题;饭点在每日不缺席的“跑饭”队伍中跑跑走走;晚饭后去湿地逗逗鸭子大鹅;晚自习课间三三两两散步闲聊或跑步锻炼……枯燥的学习之外,也有劳逸结合的调剂。这样的日常让我们多了一份生命力,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

       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也十分难忘,每位老师的课上都有开放包容的环境。每每遇上讲试卷的课,郁老师都会开始和不服答案的同学开展激情辩论,让其他人看得津津有味;数学的枯燥遇上秦老师时不时的冷幽默发言,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英语课上Jungle随机的main idea总结提问充分锻炼了我的能力;尹老师的板书有种“反差”的精美,讲题总是简洁精准,让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班主任吾老师在化学课上一丝不苟,抽人上台做题总让人“胆战心惊”,但她在课下给我们像“母亲”一样的关怀,也为我们争取了很多活动,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顾老师的生物课轻松有趣,面对同学问的各种刁钻问题也愿意查阅各类资料解答。

      当然,钱班同学的互相激励陪伴,那些同游的欢笑、运动会的团结拼搏,都将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最后,感谢命运让我们相聚于此,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帮助。

 




         园区校的鹅与鸭是我长久的热爱。先综述一下这个“家族”的历史,原先是有三只鸭,有一只长得贼眉鼠眼的,有黄黄的毛;还有两只白鹅两只灰鹅。后来经过不息的努力,成功变成了四只鸭和六只鹅。他们吃得很杂,米饭是吃的,面包是吃的当然巧克力应该不吃。有了吃的,一切好说;没有东西,那便是生人勿近。喂食的时候,鸭子的眼神似乎比鹅好,所以总是先到,当然鹅也会循着味跑过来。不过自然,鹅总是抢不过鸭子的,尤其是那只贼眉鼠眼的,甚至可以跳起来啄你手上的小零嘴。哈!

       还有很多很多的回忆,一并涌了上来。第一次来园区校,吃到了咸蛋肉饼,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风味,肉粒夹杂葱姜末,真是不错;军训时候,排队吃饭,那时总吃得很多很多,一碗饭是决计不够的,两碗,甚至三碗,吃完总是很幸福;记得身体不舒服,只能吃些清淡的,或是两盘青菜,或是两盘白菜,找食堂里的叔叔阿姨要碗面汤,呼啦啦地吃饭;或是放学之后,不要命地跑去体育馆,总是有一两个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同学跑在前面,手里攥着好几把球拍,只为抢得一个羽毛球场或乒乓球场,到最后气喘吁吁但还得挤出力量打球。还有些什么呢?办公室的长龙?教学楼旁的羽毛球?还是搬上楼搬下楼的作业?太多太多了。虽然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太多的言语,但细细回忆一下,还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或许,真是应了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年前的夏天,我满怀憧憬地走进园区校的大门。记得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照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砖红色的教学楼也随之蒙上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拖着行李箱,箱轮在水泥地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正如我忐忑的内心。湿地里的白色或棕色的鹅摇摇摆摆地踱步,成为记忆里最顽固的锚点。三年,在当时的我心里如永恒般长久,可时间就如草叶上的露珠,仅需片刻遍消弭在阳光下,随清风而去。我伸手想捕捉细碎的水雾,却只抓住了一把斑驳的光影。

      在这片成长的沃土上,时光这位沉默的雕刻师,在万物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刻痕。校服袖口磨出了毛边,课本封面被翻的“伤痕累累”,我们也渐渐褪去稚气,准备迎接明日的无限挑战。我们褪去稚嫩,在老师们的悉心培育下,逐渐成长为自信勇敢的追梦人。青春不仅是鲜衣怒马的热烈,更多的是晨光熹微时赶往教室的匆匆步履。记得那些深秋的清晨,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晚自习后踏着月色回家的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孤独却充满力量。那些为考试熬夜的晚上,台灯的光晕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就像我们不定的未来,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光。

      最后的夏天来得猝不及防,那些以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瞬间,已藏匿进记忆之海的一隅,而那些曾经以为难以跨越的坎——不如意的考试成绩,暂时的挫折,错误的友谊,如今都成了可以轻描淡写说出来的故事,也化作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园区校的铃声仍会准时响起,只是这一次,不再是为我们而鸣。但我知道,那些被时光带走的岁月,早已在我们骨血里留下了永远的印记,就像校园操场前那片樱花树,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在春风中绽放出比记忆里更加绚烂的花朵。
 



 


      荷花飘香,那年深夏,我们入学;蝉鸣悠悠,那年深夏,我们毕业。

      荷花飘香,在那年深夏,我们与一位位老师相遇。他们或幽默风趣、或严肃认真,带领我们去攀登知识的高峰。我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伴,互帮互助,奔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

      蝉鸣悠悠,我仍记得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记得同学们晨读的模样,记得晚自习后宿舍的点点灯光,记得湿地中的鸭鹅,记得1000米起跑线旁的那颗大柳树……

      三年,从钱学森班开班到梦田广场的命名,我们见证了学校的一次次突破。而学校也在助力我们的未来,红墙上“为人正,为人真”的校训映于眼眸,也必将铭刻于心。
 




       园区校的高中三年时光就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刚进园区校时,与教官潘伟的快乐互动,对校园小卖部等新事物的好奇等等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毕业了,又重新回到了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那个暑假。

      站在毕业的门槛回望这三年,园区校的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我的成长故事。记得刚入学时,我的成绩在班里只能排到中下游,特别是英语,常常在及格线附近徘徊。转机出现在高一下,一次偶然的考好激发了我对学习的信心。我开始认真整理错题本,把每道错题都分析透彻;跟着学霸同桌学会了画思维导图;晚自习后还会回家多学一小时。逐渐,我的成绩提升了不少,也让我明白了自信和坚持的重要性。

       当然,这其中的成果离不开良师与益友。三年来,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和无限的包容,也成就了师生间心有灵犀的默契。而与同学相处的时光,不仅有热火朝天的学习讨论,闲暇之余,也会一起踢足球、在走廊里抽射、散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协作下,让看起来难熬的高中三年变得苦中有甜。

      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这三年就像园区校春天绽放的樱花——初看时只觉得花期短暂、课业繁重,如今细品才发现,每一片花瓣都记录着成长的印记。感谢那些在教室陪我们晚自习的老师,感谢课间一起冲去食堂抢座位的同学,正是这些平凡的日常,让原本单调的备考生活有了温度。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我会永远记得教学楼傍晚的灯火,记得操场上我们留下的脚印,记得在这里学会的:只要找对方法坚持下去,再难的题也终会迎刃而解。苏中园区校,后会有期。
 



      高中三年像一本匆匆翻过的书册,书角卷起,页边泛黄,却总有些字句从纸缝里钻出来,唤起我们的记忆。

      初入校门时,人人皆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自以为前路尽是坦途。殊不知,课桌的木头缝里,将会渗进同学们的汗水与叹息。面对繁重的学业,时常会感到困惑与不安,但我们都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努力突破自己。课间讨论问题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老师们在讲台上讲课,我们在底下演算着青春。粉笔灰簌簌地落,像一场永远下不完的雪。

      清晨的校园总弥漫着青草的气息。教学楼前的湿地最先醒来,几只白鹅慢条斯理地梳理着羽毛,野鸭成群结队地掠过水面,留下一串细碎的波纹。

      晚自习课间的羽毛球时光尽显珍贵,球拍划破空气的声响惊起觅食的鸭群,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在夕阳下抖落一串晶莹的水珠。晚风裹挟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鞋子摩擦地面的声响,构成了我最熟悉的校园记忆。

     而今回想,那些埋头苦算的日子,竟也这般悄没声地溜走了。时间永远会证明一切,愿我们都能怀揣梦想、保持热爱,奔赴星辰大海。待轻舟已过万重山,满目星河亦烂漫。
 




      窗外的樱花落了。就像这三年的时光,轻轻一晃,就过去了。

      还记得刚入学时,总觉得毕业遥遥无期。现在等着录取通知书的时光里,才发现那些看似漫长的日子,原来这么短暂。

      早读的困倦,课间的喧闹,晚自习的灯光,都成了回不去的曾经。就连最讨厌的跑操,现在想起来都带着温度。

       我们总说要快点毕业,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却又舍不得说再见。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互相鼓励的话语,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回忆。

      愿我们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三年初中生活,三年高中生活,六年的难忘经历,园区校自然成为我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符号。

      高中三年,印象中的是朝阳照耀下的那堵红墙,亦是清风吹拂下的那片湿地——园区校的优美环境总是我精神世界中的一方净土。校园生活中,老师们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课堂总是能使我们思维活跃,课后办公室里,老师们细致的个性化辅导让我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晚自习中安静的教室又使我们一天的知识得到沉淀。课堂之外,是足球场上的我们挥洒汗水,是智慧操场上的我们“灵机一动”,亦是走廊中充满激情的抽射运动给我们舒缓压力……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仿佛高一还在不远的过去。如今已然是高考后的盛夏,带着“为人正,为人真”六字校训,我们终将驶向诗和远方,成就更好的自己。

 


 

      回首园区校的六年,有太多美好的回忆,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心中满是感恩。

      语文课上施老师对小说的透彻分析;陈老师行云流水般布满整块黑板的演算,让人稍一走神便仿佛错过一个世界;还有金老师对我们单词默写的“鞭策”;杜老师面对我们千奇百怪提问时的耐心笑容;吾老师做的精彩化学实验;顾老师对生物知识点的深入剖析……这支“超豪华”的导师团,是支撑我们奔赴考场的磅礴底气。

      在园区校的日子里,不只有学习,还有各种社团,表演等等活动,更有大量的体育活动时间。这让同学们在繁杂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还能开拓眼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等等。同时,园区校的人性化管理,让同学们更加自律,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高三的生活中老师们对我们更加悉心的关怀,让我们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在园区校,老师们都会很耐心的为同学们解答学习或是生活上的问题,在陈老师这,数学题听不懂,可以问两遍三遍甚至n遍,直到听懂为止。高三的生活充满了压力与挑战,但也充满了欢乐和感动。那些与老师、同学的互动,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瞬间,都让我深感人生的美好与充实。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旅程的新起点,让我们整装待发,向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扬帆再出发!
 




      看到苏州大学录取结果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正如同三年前看到被园区校录取。一切的担心与焦虑散去,无声落下的泪水不是遗憾而是激动。

      故事鲜艳,这三年我真正收获的,或许就是又一群同行的朋友,以及老师教会的许多道理。十分感激的是,老师们并非只会教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在意气风发,却也是最浮躁的年岁,我有幸遇见了一遍又一遍耐心引导我的陈老师,亦师亦友的各位老师。

      在学校的时候也曾呼天喊地,在深夜思考学习的意义,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好像短暂的把我封锁在小小的一间教室之中,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我恍惚。但无论眼前如何,我总是相信彼方尚有荣光在,少年不惧岁月长。如同我在笔记本的某一页写下的计划一般,毕业之后随着我去到梦寐以求的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踏足了珠峰,也瞻仰了天安门,那些被试卷积压的情绪随着风散去,记忆中余下的是一个人懵懂的接管社团,与好友一同向着食堂狂奔,或是在体育馆被鼓励着全力挥拍。在不只有学习的环境中,我逐渐变得勇敢,有独自启程的勇气,也有很好处理问题的能力。师长与好友的支持与鼓励成为我的底气,让我知道前方并不可怕,随心而行便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热烈的夏天我带着最好的结局结束了三年的湿地之旅,终于可以对三年前一心想着向前追赶的自己说一句,你做到了。都说人是由曾经的经历拼凑出的个体,我即将奔赴新的旅途,而园区校的故事将成为我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




 

      时光流转,三年的高中生涯转眼便已成过往。感恩在苏州中学园区校就读:在于它提供了最适合我的学习帮助,让我能真正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属于我的最理想的目标;在于园区校相对宽松的时间制度与住宿制度,让我和许多同学都拥有整理、调整、提升自我的空间与时间;在于园区校独有且多种多样的活动与触手可及的美术馆、图书馆,让我和许多同学都拥有真实参加志愿服务、组建或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与经历。我不会忘记教室里、食堂前、走廊上、湿地边、宿舍中的一幕幕,抉择选科的纠结、学习知识的困难、建立友谊的畏惧……在过往一切之后,我会带着「为人正 为人真」的校训,为那渺远却真切的美好,坚定地走向我心中最明亮的未来。
 




      回首三年高中时光,此刻心中充盈着感激,苏州中学园区校这片承载青春与梦想的沃土,滋养了求知的热望,让学子们的汗水与努力都开出花朵。

      忘不了老师们谆谆教诲的身影,课堂上倾囊相授的专注,课下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那些伏案批改作业的深夜灯光,那些鼓励的眼神和严厉的鞭策,都化作我披荆斩棘的力量。感谢老师们,是你们的智慧与汗水,点亮了我前行的灯塔,为我夯实了通往未来的基石。

      难忘那窗明几净的教室,见证了我们为梦想拼搏的日日夜夜;难忘那书声琅琅的晨读,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奋斗的纯粹时光。感谢同窗好友的相伴与激励,这份情谊是青春最珍贵的注脚。更要感谢母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和严谨学风,那一次次锤炼意志的挑战,那一场场启迪智慧的课堂,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塑造了我坚韧的性格与开阔的视野。

      如今,带着这三年的回忆眺望未来,无论未来走多远,高中岁月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闪耀的篇章。感谢园区校湿地湖边大腹便便、憨态可掬的大鹅,水中簇拥的睡莲、宿舍楼前暗香流连的腊梅,每至花期灿烂芬芳的樱花大道,感谢这片美好明净的土地,感谢诲人不倦的师长,感谢这次相遇,让我有了足以珍藏一生的记忆。
 




 

      时间过的好快,到现在我还记得在学校的生活,有时想着想着,总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走廊,尽头是几棵松树。

      在园区校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成长的烙印。我忘不了老师们课堂上的谆谆教诲,从知识点梳理到思维方法培养,让我逐渐领悟学习的本质;忘不了班主任在低谷时的鼓励,教会我用"厚积薄发"的心态面对挑战;更忘不了自习时教室里的专注氛围。

      西马斜塘的三年,母校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坚韧品格。湿地的一草一木,教学楼的一砖一瓦,都是我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正,为人真的校训,也真正的刻进了我的骨子里。

      我始终觉得无比庆幸,可以走进园区校,遇见让我受益终生师长,邂逅同我志同道合的挚友。梦田的种子,已经生了根,发了芽。





      对我来说,在园区校伴着鸟鸣鹅叫的高中生活独特而难忘。

      时间是高中避不开的关键词。初入高中,满满当当的课表和繁重的作业曾让我倍感压力,但当我逐渐学会如何针对自己的情况高效利用时间时,高中生活便展露出美好与希望。

      坚持是支撑我走过高中的梁脊。迷茫、退缩乃至崩溃是高中阶段必然会经历的,尤其是高三。但若能在自我调整过他人鼓励中重振旗鼓,挺过一道道难关,便能收获逐渐完善的自我,便能发现青春的意义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蜕变。

      亲情、友情、师生情是滋润高中生活的泉流。家人透过老人机的失真声音中的关切、与好友并肩散步的一个个沁着归鸟鸣叫的黄昏、办公室中一次次直抵心灵的交谈,都是值得往后一次次翻阅的美好。

      初入校园时拂过发梢的那缕风打着转地掠过书页,最终如烟般消散。高中已然走过,但青春仍未落幕。离开这座庇护了我三年校园,我会回头怀念,也将载着美好回忆转身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时间过得真快,樱花大道的花开花落间,三年高中生活已到尾声。三年间,我看着校园增添了新设备,修建新教学楼,而我也将迈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作为文科生,日子在哲学概念、历史资料和议论文里打转。刚开始被模糊的概念搞得头昏脑涨,繁多的历史名词也让人望而生畏。但慢慢发现,死记硬背不如真正理解。老师们将复杂的知识抽丝剥茧,使我们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

      最怀念的还是在园区校和同学们相处的日常:课间随口聊着生活的趣事,放学后在湿地边散步,逗逗岸边的鸭子,还有考试前蹭蹭同学的好运,向对方加油打气,还有许多许多故事都是高中最珍贵的回忆。

      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也舍不得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带不走陪伴已久的的学校,但带得走更珍贵的东西:学会在书页间寻找思想的微光,懂得珍惜平凡日子里的陪伴。 

      樱花还会继续盛开,红砖楼静静立着。这三年,有遗憾有收获,都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再见了,我的园区校,愿我们的明日能如黄金般璀璨。
 




      身为一名在园区校生活了六年的学子,我的故事是从初一开始的。

      刚进校的我还是一个遇字不决拼音代替的小女孩,怀揣着稚嫩的梦想,憧憬着未来的时光。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座草木葳蕤的校园将陪伴我六年,只是从清晨的露水到傍晚的云霞,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温暖的老师和同学,初中三年的时光令我蜕变,而更好的我又重新考入了园区校,这次是高中部,正如倦鸟归巢。

     不得不说,高中的时光不如初中那般丰富多彩,但我依旧在这里收获了累累硕果,不仅是考卷上简简单单的分数,也是写满笔记的课本,相伴三载的友谊,还有灵感生发的喧嚣。

     虽然我的成绩时常如过山车般飘摇,但最终看到高考分数的那一刻,一切都尘埃落定。我想我还是幸运的,在高中三年以来最重要的考试中取得了自己满意的结果,那么一路风雨兼程都值得。

     回首来路,我见证了小木屋的消失,见证了莲塘鹅鸭的繁盛,见证了小木桥换了新颜,见证了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这所学校承载了我的很多回忆,我永远感谢它让我学到的真诚、善良、正直、友爱……

     告别母校,我将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
 





标签:
转发此文